晚清时期,大清帝国风雨飘摇,为了民族的未来,许多中华儿女,相继建议清朝改革,完成振兴。然而,不管他们再怎么努力,清朝也就是扶不起的阿斗,继续衰落。时代造就英雄和伟人,顺势而起,许多革命派人士,纷纷踏上推翻清朝的道路。1911年,武昌起义,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爆发,1912年,清朝灭亡。
这期间,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,成了那个时代的英雄。后来孙中山放弃中华民国大总统的位置。在1919年,孙中山关于振兴中国发表了一本专著《实业计划》,在《实业计划》中,孙中山提出了许多宏伟壮观的超级工程,如今一百年过去了,这些工程都有哪些实现了?回顾历史,这还真的来之不易。

孙中山提出建设三个世界级的深水港,计划在渤海湾建设一个,位置位于青河和滦河之间,属于现在的唐山曹妃甸,这是北方大港。而东方大港位于杭州湾,南方大港位于珠江口。利用这三个大港,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,实现中华复兴,从这也看出一代伟人孙中山的战略目光,这几个中国优良的港口,如今都一一实现。
这些年,我国的港口发展迅速,改革开放以来,经济日新月异,如今世界十大港口中,中国就占有七座。这也是见证中国经济的奇迹,排在第一的是上海港,虽然和孙中山提出的东方大港位置有所区别,但相差不远,还有排在第三的宁波舟山港。而南方大港是深圳港,排名第四,还有第五的广州港,北方大港有青岛、天津等,这些都是进入世界前十的港口之一。

《实业计划》提出的铁路建设,文中提到应该建设10万英里的铁路,根据中国不同地方,人口稠密的多少,相继建多少铁路。同样的,边疆地区因缺乏人口,也需要铁路的支撑,不然很容易有脱离的危机,而且周边资源需要运送到内地。其中北方是重中之重,只因当时的蒙古脱离之心太过严重,然后是新疆,必须用铁路连接,促进内地与边疆的发展,但孙中山提出的目标没几年后,外蒙古就脱离了中国,再也无法收回来。
如今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为13.1万公里,和《实业计划》中10万英里还有点差距,但如果扣除规划中的蒙古国路线,基本就相同了,唯一的差别是青藏高原,这里目前只有青藏铁路进入西藏。孙中山也没想过这条路的修建难度如此之大。而且,中国的公路,更是世界第一,高达484万多公里,高速公路14.26万公里。这些是已经超越《实业计划》中计划的100万英里的公路。

在《实业计划》中,分为六个计划,第一计划建设北方深水港,然后建设北方的铁路系统,搭配北方大港,以此为起点,建设互相连接的铁路,由八线组成,自东而西、由北向南,延伸至东北、北方、西北,和现在我国的铁路八纵八横类似。
第二计划:建设东方大港,在孙中山的计划中,不管是上海,还是杭州湾,位置相当优越。上海底蕴深厚,外国人多,但上海面临着长江泥沙问题,这里会经常收到淤泥的侵扰。杭州湾则没有这个问题,这里人口密集,也适合开发。
第三计划:建设南方大港。珠江口这里,从古代起,就是南方的经济重心,因此广州就是最好的选择。事实证明,广州如今的地位,也证明孙中山的眼光。建设南方大港,同时也要注意这里的水灾,南方是多雨的地方。

第四计划:建设中国交通事业。也就是铁路、公路、水路等建设,计划中提出的数目,有的已经超越。各省主要的城市,都被孙中山用线连起来,画成一张密密麻麻的交通线路图,和现在的差不多,西南的资源连续不断得运送到广州,作为这里发展的支撑。
第五计划:发展中国的衣、食、住、行、印刷等,中国是一个大国,不管发展哪一方面,市场还是很大的。根据不同地方,发展不同的经济,形成各地的特色。
第六计划:发展中国的矿业。矿业是工业的根本,没有矿业,无法生产钢铁,也就无法制造各种机器设备。计划中提到,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,发展潜力很大,各省的矿产资源也要和铁路相连,用铁路把煤炭、矿产等资源,源源不断输送到相应的地方。

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战略目光之伟大。在《实业计划》中,还有关于社会方面的建设,作为国土庞大,民族众多,没有相对应的建设方针,很难做到发展起来。如果贫富差距太大,对社会本身发展也不利。如今100年后,《实业计划》中的目标,都已得到实现,在当时,中国还处在动乱中,内忧外患,孙中山提出的建国方略,在其他人眼里,简直就是天方夜谭,而如今却一步步实现,这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。